陈丹燕:在2021年的上海街头,重拾1970年代的“上海摩登”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伍燕 个人简介 陈丹燕:在2021年的上海街头,重拾1970年代的“上海摩登”

陈丹燕:在2021年的上海街头,重拾1970年代的“上海摩登”

2024-01-31 14:1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淮海中路1314号,乔咖啡。面向常熟路的外立面上,这两天新贴了大幅的黑白海报。海报上长发飞扬、笑意粲然的女子,正是著名作家陈丹燕。她的拎包正中,写着大大的“上海”字样,复古气息扑面而来。

这,就是陈丹燕念兹在兹的“上海包”。

早在2008年出版的《外滩:影像与传奇》一书中,陈丹燕就曾写到过这种在上海生产、标注“上海”字样、但其实并没有具体品牌的包袋:

外滩楼群天际线的速写第一次被印在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上海出产的各种人造革提包上,在天际线的上方,印着‘上海’两个字。这种式样简单,结实耐用,并装有拉链的大小提包以及旅行袋,因为品质良好受到大江南北中国人的欢迎。在中国纵深的腹地,它更是时髦的象征。

但从1990年代起,风靡一时的“上海包”逐渐退出市场。在2020年出版的《陈丹燕的上海》“外一章”中,陈丹燕提到,“上海牌包袋”竟然没有、也无法注册商标专利。她找到了当年最可能、也最应该是生产厂家的上海皮革箱包厂,但全厂上下,已经没人知道当年的生产细节了。

与上海包一起消逝的,还有牙膏、搪瓷杯、缝纫机、毛毯等一系列曾经闪耀着“上海”光环的老品牌。陈丹燕说:“1949年以后,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存在,向全中国输出了城市的生活方式,所有跟城市生活相关的衣服、鞋子、手表、汽车、包包,都是这个城市提供的。”

这些,用当年的说法,叫作“时髦”;用现在的说法,叫作“国潮”。

作为一位以写作上海而知名的作家,陈丹燕痛惜于这些品牌的流失。她在接受新闻晨报记者专访时说:“这些品牌里,一定有一些是值得保留的,是有可能被复兴的,我觉得一定要做点什么。”

2020年上海两会,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陈丹燕将五张主打上海经典品牌的海报带进会场,呼吁关注和支持国潮复兴。其中一张海报的主打图,就是上海包。

2021年上海两会,陈丹燕随身的拎包就是海报中出现的这个黑包,这也是她发起改良上海包之后的第一件成品。
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
4月23日,世界读书日当天,陈丹燕的上海包系列总共5款,包括与乔咖啡联名款的上海包,将正式线下发售。

“考古”消逝的老品牌

从 “上海三部曲”《上海的风花雪月》《上海的金枝玉叶》《上海的红颜遗事》,到“外滩三部曲”《外滩:影像与传奇》《公家花园的迷宫》《成为和平饭店》,以及2020年初最新出版的《陈丹燕的上海》,“陈丹燕的上海”系列已经成了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。

如易中天所说,陈丹燕“以历史学家的严谨和女性作家的细腻,组成了她‘一个人的考古队’,发掘着上海文化的无形遗产”,陈丹燕在书里,曾不遗余力地写到上海城市生活的种种细节——“她的未婚夫为家里买了友谊商店里全套的优质家用物品:上海牌全钢手表,蝴蝶牌缝纫机,凤凰牌脚踏车,金星牌电视机”;“无数蓝制服和红花面子的棉被迎风翻飞,有时也能看见凤凰牌的纯羊毛毯,织着一大花团四边小花的图案。那是当年最出风头的毛毯,因为它是锦江饭店接待美国总统时,床上铺的毛毯。”

上海牌、蝴蝶牌、凤凰牌……这些对于中年读者来说温馨的童年回忆,年轻一代读者却几乎闻所未闻。2019年,陈丹燕为再版“上海三部曲”“外滩三部曲”准备内容更新时,决定为书中提到的老品牌们做一个“注释”,于是开始追踪这些老品牌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
这个追踪过程,充斥着遗憾、惋惜、失落等等复杂的情绪。像陈丹燕在查阅资料时发现,当年第一辆上海牌轿车生产时,工厂里根本没有生产线,轿车外壳是五十几个老工人一下一下敲出来的,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。“那个线条多流畅、多漂亮啊,但现在已经没有上海牌轿车了。”

随着“考古”的深入,陈丹燕发现,原本计划在相关老品牌书页直接注释的做法,已经无法承载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。于是,在《陈丹燕的上海》中,她加入了外一章“海上国潮,沪申摩登:注释1960-1990年代的上海时尚”,与读者分享自己考古老品牌的所得与所感。

相比“时尚”“时髦”,陈丹燕更愿意用“摩登”一词来形容上海老品牌,她认为“摩登”这个词里面,有一种超越“时尚”的蓬勃的生命力、创造力和精神性。 “我觉得上海在这些国产品上特别了不起。在整个国家没有对外开放的时候,它保障了全中国人民可以享有一种体面的城市生活方式,你总归有一双球鞋穿,有大白兔奶糖吃,有雪糕吃,也有包用。那真的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城市的光荣历史,而我们就是被那个时代所塑造的。”

在全球化大潮席卷而来的当下,人们对于“国潮”的思念和期待,当然不止于简单的“怀旧”,它更意味着一种中国人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求,对“我的国家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”的深刻的理解。

一场“上海包”的国潮接力

上海老品牌有一半以上出自黄浦区,而曾经的“中华第一街”南京东路,又为这些老品牌走向全国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。作为市人大代表,一次开会时,陈丹燕与同组一位黄浦区领导聊到老品牌的话题。这位领导提出了“三个三分之一”的说法,说老品牌当中有三分之一活得很好,三分之一情况平平,剩下三分之一,现况堪忧。

而在另一场关于南京东路改造的讨论会上,与会者提到南京东路上曾有多家老品牌旗舰店,但现在大多数老品牌都不在了,因为付不起这个地段的租金。这再次令陈丹燕唏嘘:“我觉得我们的城市发展太快了。在城市脚步这么快的时候,肯定会丢掉很多东西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实。但是有些国货品牌,是应该被保留下来的,是有可能复兴的。但是它的复兴,一定要经过时尚的洗礼;它一定是复古的,但不是老旧的。”

在将五张“国潮”海报带进2020上海两会会场之后,陈丹燕也经历了从“国潮表达者”到“国潮实践者”的艰难跨界。她向很多设计师、生产厂家解释过关于上海包的构思,但对方的反馈大同小异:陈老师,您的想法确实很好,但做这个不赚钱呀。

直到一个偶然机会,陈丹燕结识了UTC行家的创始人孔晓红。作为多个国际箱包品牌的中国代工厂,UTC行家在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;而孔晓红从在上海读大学时起就是陈丹燕的粉丝,她的英文名Daisy(黛西)又与陈丹燕《上海的金枝玉叶》中的女主角同名,双方一拍即合。

从2020年初开始,设计师们根据陈丹燕的构思开始工作,没想到第一款设计就被陈丹燕打了回票。孔晓红笑言是设计师没有完全领会透陈丹燕的意思。“我们想不就是要时尚点的国潮嘛,那肯定要年轻态一些。但后来陈老师把我们给拉回来了,她说我们走得太快了,还是不能偏离原来复古的感觉。”

几经修改磨合,2020年8月上海书展前夕,陈丹燕拿到了第一件复刻版的上海包。“最好的配件,最好的拉链,最好的老师傅,每一个针脚都是平顺的,每一个切割都正正好好。”理想中的上海包终于得以实现,陈丹燕爱不释手。

没过几天,陈丹燕就接到和平饭店的电话,说他们的礼品店可以帮着卖上海包,“他们说就算一个都卖不掉,我们也会把你的包摆在礼品店里,因为你帮我们写了一本书(《成为和平饭店》)”。当第一个包卖出去后,和平饭店的朋友们争着告诉陈丹燕这个好消息,大家都由衷地为她感到开心。

乔咖啡是这场国潮接力赛的第三棒。陈丹燕最初只是想借用乔咖啡的橱窗进行展览,毕竟,作为百年老字号乔家栅开创的咖啡品牌,乔咖啡身兼“传统”和“创新”两大标签,这也正是陈丹燕通过上海包所要传达的信息。但乔家栅所属上海新徐汇(集团)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得知这个消息后,给了陈丹燕另一种回复:为什么只能在我们这里做展览?我们可以做个联名款啊。

就这样,陈丹燕的上海包系列当中,就多了一款与乔咖啡的联名款,一只咖啡色、爱称为“拿铁包”的上海包。

最有“上海气质”的国潮玩法

岁月汤汤。从2008年陈丹燕最早在书中提到“上海包”,到2021年改良版上海包最终问世,这13年的时间,也见证了上海老品牌在内的“国潮”从破土萌芽、艰难求生、到方兴未艾的过程。

而这只上海包从起心动念到“开花结果”,当然与国潮的蓬勃兴起,与上海品牌建设的意识,密切相关。

在形容与小伙伴们的合作关系时,陈丹燕用了“干净”两个字。“我经常说这件事情特别特别干净,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义工,所有人都是赔钱来做。想挣钱的人,有其他想法的人,都不会来跟我们合作的。”

陈丹燕自己将“义工”工作进行到底。她不仅亲自出镜拍摄了上海包的宣传海报,还别出心裁地拉上郑华出镜,将一款国潮海报拍出了优雅、利落的上海气质——不是“风花雪月”款的上海,而是“潮起风来”款的当下的上海。

在乔咖啡的大幅海报跟前,不时有行人驻足观看,好奇于海报中绅士味道十足的男子到底是谁。陈丹燕在朋友圈发布这组大片时特别介绍:业主出镜。

这个“业主”,就是郑华。

摄影/丁晓文

在郑华看来,与陈丹燕做联名款上海包,支持和宣传国潮,本就是老字号的职责所在。作为一个有112周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,乔家栅在上海市民心目当中当然是上海传统和文化的代表。但与此同时,老字号难以回避的尴尬就是,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,认为老字号就是比较老的、比较陈旧的,跟时尚和年轻化的潮流格格不入。“所以我们想通过联名款这种新的形式,包括乔咖啡这种新的品牌的创设,对外传递出老字号复兴的信号。我们起码要让社会大众知道,我们正在努力,我们不只是在嘴巴上喊一喊。”

但与陈丹燕联合出镜拍摄大片,则完全在郑华和他的同事们的意料之外。“一开始我是不肯的,是陈老师费了很多力气来游说我。”郑华笑。

郑华最初担心自己毫无拍摄经验,更担心自己出镜的形象不能很好地代表老字号品牌,但陈丹燕对国潮投注的热情,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国潮新玩法,让他决定上阵一试。“其实我们也关注到,现在很多CEO也好,总经理也好,如果能亲自出来代言,那对一个品牌的赋能是更大的。比如一些空调品牌、3C品牌,都是CEO出来代言,这向消费者传递了更加坚定的信心,对品牌是很加分的。”

这组海报出来之后,很多网友、包括郑华公司的员工都在热情转发,称赞两位主角“上海气质十足”“被惊艳到”。与此同时,也确实激发了不少网友对上海包的热情。孔晓红介绍说,此前几天,公司启动线上购买小程序,前50只上海包实现了“秒光”。

摄影/丁晓文

在包括陈丹燕在内这么多人的努力之下,上海包,会成为所谓“爆款”吗?

陈丹燕对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,她直言为了保证质量,上海包肯定不会大批量投产。“如果你认识到你做的事情就是小众的,那么有三个人、五个人喜欢你就可以了,你不能要求成千上万的人都来喜欢你。但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是值得做的,我们能为这个城市尽一份力量,能为国潮复兴尽一份力量,我们就努力来做好它。如果有其他的人、其他的品牌看到了,也愿意这么做,那是多好的事情。”

摄影/丁晓文

在上海包之外,上海牌咖啡,是陈丹燕个人特别想做的另一个上海老品牌。她曾在书里写过,一座城市的咖啡馆,如同城市的起居室。而作为全世界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,上海的“起居室”里,不能没有自己的老品牌。“我现在最大的心愿,就是能够帮助上海牌咖啡,走回上海人的咖啡杯里去。”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